隨著智慧型手持裝置日益普及,資通網絡升級與即時通訊軟體大行其道,資訊運用除了更加便利外,更伴隨著令人擔憂之資安事件及機密外洩等問題。熱門通訊軟體中,不論是 LINE、Facebook Messenger、WeChat 等 ,其通訊安全性都備受質疑,甚有媒體報導警政署表示 即時通訊應用軟體有其便利性,但都是民間研發的商業軟體,政府機關不能管控,難防洩密。加以邇來媒體報導使用該等軟體諸多被駭、詐騙、洩密及誤傳事件,讓其安全性備受爭議。此等資訊安全情事屢見不鮮,值得機關加以防範與管制。
問題分析:
1.機關缺乏對於新型設備、軟體之洩密評估風險及預警, LINE、Facebook Messenger、WeChat 等即時通訊軟體 帳號被盜、洩密、誤傳訊息之新聞時有所聞,機關未建立相關預警機制。
2.未停用 LINE等即時通訊軟體利用行動電話號碼自動加入陌生人為好友的功能,亦未定期刪除或封鎖 LINE 等即時通訊通訊錄之陌生人。
3.機關對智慧型手持裝置防制洩密之宣導不足,機關同仁對於智慧型手持裝置洩密方式不甚清楚。
4.貪圖傳訊快速便利,忽略即時通訊軟體無法加密或刪除所發訊息,低估該等軟體洩密風險。
5.公、私務器材物品混用不分,智慧型手持裝置通訊錄之聯絡人亦公私不分。
改善及策進作為:
1.落實資訊安全稽核檢查作為。
2.定期清查或檢測智慧型行動裝置防駭防毒效能。
3.確實落實公務機密宣導事宜,深植資訊安全觀念。
4.使用安全性更高之即時通訊軟體。
5.以公務用或私用之用途區隔智慧型手持裝置。
6.其他注意事項:公用智慧型手持裝置(含新型警用 M-Police 裝置)不可任意破解,如 iPhone 或 iOS 裝置不可提權越獄( Jailbreak)、Andriod 系統不可取得最高權限(Root )、刷機。
資料來源:法務部廉政署/公務機密宣導案例/公務機密維護錦囊第6號